“下棋、弹琴、奏曲、绘画”——赣州市会昌县富城乡乡村振兴的“文艺范儿”

来源:今视频 编辑:丁振兴 发布: 2023-03-14 11:30

近年来,赣州市会昌县富城乡党委以党建质量过硬行动为抓手,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建强战斗堡垒,狠抓产业振兴,培育文明风尚,紧盯民生愁盼,切实发挥好支部引领、党员示范作用,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路径。

下好“学习棋”  在提振精神中打牢“堡垒桩”

切实把建强基层党组织作为核心要务,全面推进“驻村领导+支部书记+第一书记+帮扶干部”四级责任落实模式,进一步夯实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

1

强化村级班子责任意识和能力提升。每周一以周工作简报的形式将一周工作任务下发到各党支部,乡党建办围绕党建质量过硬行动任务清单和项目清单每季度进行详细督导,进一步提高党组织书记严格履行党建“第一责任人”责任意识。结合“解放思想、振兴会昌”大调研大讨论活动、“改作风、提质效”集中整治活动,举办各类专题班、培训班9期,培训300余人次,帮助乡村干部拓宽工作思路,增加专业知识储备,提升实操能力和职业综合素养,努力培育一支学习型、研究型、务实型、创新型乡村干部队伍。

弹好“治理琴”   在乡村治理中提升“幸福感”

抓党建引领乡村社会治理。富城乡在推进落实农村党建网格化建设的基础上,细化网格群体和责任分工,全乡14个村(居)划分为59个网格,总网格长由驻村领导担任,59个网格长由责任区域村干部担任,网格员由村(居)“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驻村工作组和区域内领财政工资人员担任,同时鼓励、引导各类志愿者和热心村民加入到网格化管理中去。建立了党员联系制度,按照就近原则,以先锋党员包户的形式落实网格化管理。同时,每个村组建一个百事服务团,发挥“中介”力量积极开展救助帮扶、代办帮办等各类便民服务。网格员、百事服务团队伍、志愿者队伍、社会组织等各类治理力量在网格内最大限度整合运用,推动网格全面承接各类社会管理事务,进一步夯实乡村治理根基,促进“民心”与“党心”的汇聚。截至目前,已组织200余名党员干部开展入户走访2轮次,收集意见建议22条,排查各类安全隐患、矛盾纠纷37件,现已解决35件;征求群众诉求28件,现已全部办结。

奏好“富民曲”   在发展产业中鼓起“钱袋子”

3

将党建引领的“红色力量”转化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共富链条”。各村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调整产业结构,汇集优势资源,带动群众发展了油茶、毛竹、烤烟、脐橙、灵芝、贝贝小南瓜、肉牛、蜜蜂养殖等特色产业,培育、打造富城生态农产品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大力实施乡贤回归工程,推进“乡贤带富”发展模式。积极对接富城籍乡贤、博恩集团董事长邹新华,依托江西喆酒酒业项目,推进薏米种植、工业项目、乡村旅游相结合,建设集白酒酿造、展示销售、文化体验于一身的产业基地。引进90后返乡创业大学生携带资金、技术、信息等回归家乡,通过承包大棚,带领村民共同种植哈密瓜,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同福建武平客商建立良好关系,向其介绍富城独有的生态优势,成功吸引野生灵芝种植产业入驻;引进湖南客商在寨头村种植120亩无籽西瓜。

绘好“山水画”  在生态守护中彰显“硬担当”

4

将党建引领的“红色力量”转化为推动生态发展的“绿色引擎”。坚持把保护良好生态环境和会昌县重要饮水水源地作为富城首要的政治任务,积极推进“党建+生态振兴”工作,构建“三个一”党建工作机制(成立一支党员志愿生态巡逻队、建立一个党员服务日制度、深耕一块党员生态“责任田”),实现生态保护区党建责任全覆盖,尽心尽责护卫“会昌水塔”。传承“共产主义星期六”革命精神,积极开展植树、清理河道垃圾、普及保护生态环境知识等与水源地保护相关的党员志愿公益活动,让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第一线争当“绿色先锋”。2022年,该乡获评第十五批“江西省省级生态乡(镇)”。(赣州市会昌县富城乡人民政府/图文)